餐饮设计规范不仅关乎空间美感,更直接影响顾客体验与门店合规经营。本文围绕:
空间布局规范
厨房与动线设计标准
消防与通风要求
照明与隔音设计
品牌与VI系统协调
五大方面,结合国内外品牌餐厅案例,解析2025年餐饮设计的标准化趋势,助力餐饮人打造合法合规又有颜值的赚钱餐厅。
餐饮设计规范都包含哪些标准要求?
你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:“餐厅设计是一门合法经营的艺术。”设计不仅要美观,更要规范,合规是前提,美感是加分。特别是2025年后,政府对于餐饮场所的设计标准要求越来越细化,很多老板一不小心就踩了“红线”。那餐饮设计到底有哪些必须遵守的标准?本文带你一一拆解。
1. 空间布局规范:顾客区与后厨比例要合理
餐饮空间的首要要求就是动线清晰、分区合理。一般情况下,顾客区与厨房区的面积比应控制在60:40或更高。尤其是在开放式厨房盛行的今天,像“炉鱼”、“太二酸菜鱼”等餐厅,都把厨房当成了展示窗口,在设计中强调视觉可视性与油烟控制的平衡。此外,过道宽度也有明确标准,例如顾客通道建议不小于1.2米,保障通行顺畅。
2. 厨房与动线设计标准:避免交叉污染
厨房设计的核心是“三区”分离:原料处理区、烹饪加工区和清洗区需要明确划分。以麦当劳为例,其标准门店的厨房动线严格遵循食材由“生”到“熟”的流程,避免回流污染。此外,设置独立的垃圾暂存区也是很多城市卫生审查的硬性要求。特别是在疫情后期,这类“卫生可追溯”的设计逻辑已成为主流。
3. 消防与通风要求:合规是餐厅能否营业的底线
通风与消防一直是餐饮设计中的“高压线”。无论是烤肉店、火锅店还是奶茶店,设计中都必须配备排烟系统、自动喷淋系统和灭火器材。例如,“海底捞”火锅店大量使用明火灶具,其店面普遍设置独立排烟通道和机械强排系统,以确保油烟不过厅、热气不扰人。此外,很多城市要求餐厅与居民楼需设置独立消防通道,或增加防火墙和排烟天井,降低火灾风险。
4. 灯光与隔音设计:氛围之外,更是体验保障
很多人以为灯光只要好看就行,其实照度、色温也有标准可循。国家建筑设计规范规定:公共就餐区照度应控制在150-300lx,厨房照度不少于500lx。同时,餐厅隔音设计不可忽视,尤其是楼上有住户的商业街门店,必须使用吸音吊顶、隔音墙板等手段,控制噪音传播。像“%Arabica”在日本京都的老街门店,就是通过软包结构和白色灯光营造安静、雅致的氛围,符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。
5. 品牌与VI系统统一:从设计“合规”走向“出圈”
最后一点往往被忽略:品牌视觉系统(VI)与空间规范要协调统一。比如,门头高度、灯箱尺寸、导视系统布局都受到城市招牌规范影响。以“喜茶”为例,其早期门店因门头过大多次整改,现如今每开一店都需花大价钱请专业设计团队量身定制,避免违规、节省成本,同时兼顾审美与传播。
如果你是正在筹备开店的老板,不妨请花万里全案设计公司来帮你解决这些“看不见”的难题。从空间布局到消防合规,从厨房动线到品牌落地,花万里不仅懂设计,更懂餐饮背后的商业逻辑。让你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,避免反复整改、压缩试错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