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本乡本土的特色或特产原料制作乡土筵席,自古以来在许多地方都有记载。一是以本地常用的菜肴组配而成的乡席,如博山的“四四席”、四川的“田席”等。陕西富平地区一直流传的“两品两盘六小菜”之筵席,先有凉菜,后有饭菜;两品为烧肉垫红豆腐、杂烩。两盘为八宝米、糟肘子,六小菜为生汆丸子、酸辣汤、红肘子、甜汤、小炒、粉条豆芽。这种筵席形式如今一直保留着,只是在菜肴方面有所改变和提高。
二是以某一种或一类原料制作的或炒、或烹,或煎、或炸,或蒸、或煮,口味变化、造型变化、色彩变化的“全席筵”,如“全羊席”“全鸭席”等。在广大农村,乡民老百姓自家遇有喜事举办的喜庆饮宴,都是在自家的院落中举行,办事时大多搭了席棚,也有露天不搭的,请客排座有家族邻居、亲戚朋友帮忙服务。其所用的桌椅、碗筷基本都是从村里挨家挨户借来的,碗筷总是款式多、品种杂,桌椅总有七长八短,各式各样。乡村的筵席场面乡土气息浓,十桌八桌不在话下。一直以来,在广大农村流传的许多饮食风俗习惯,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乡土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