饶平县黄岗镇有一种饼外形四方,色泽金黄,形似赌桌上的骰子,看似四方,实则有六面,人们称之为“宝斗饼”。
这一饼食始创于明朝末期。传说当年,在饶平县黄冈镇,有位姓庞的老伯,天天在镇南门大宗祠前摆摊设赌。其赌具是一只木制的斗,也叫宝斗。当日这个赌摊生意兴旺,庞伯相信是宝斗给他带来财运,所以他视宝斗如命。有一天,从江西省赣州来了一位姓蒋的风水先生,他走到赌摊前,主动与庞伯打招呼,两人相谈甚欢,相见恨晚。一段时日之后,他们称兄道弟,蒋先生对庞伯说:“赌摊生意这么好,何不扩大场地,把生意做大?”庞伯说:“人手不足,只能如此。”蒋先生便提议,他们合伙一起做。
于是赌摊扩大,生意更旺。但没多久,蒋先生背信弃义,偷了庞伯的赌具宝斗逃往他乡。这时庞伯才如梦初醒,深知受骗上当,三餐不思,悲愤成疾。幸而庞伯有一位贤惠的儿媳妇,为使家翁宽心,儿媳妇便用面粉做了一款像赌具的食品,以解家翁的渴念和思虑。有一天,她拿出一只像宝斗一样的点心,叫家翁吃。家翁一看赌具就开心,吃得有滋有味,精神随之好转。不久,庞伯就康复了。康复后,庞伯就开始经营这种饼食。他把这种饼命名为宝斗饼,仿佛宝斗失而复得。从此逢年过节,他必做宝斗饼庆贺,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。
几百年来,宝斗饼不断完善。开始时使用面粉加糖、油,演变至今,饼皮使用熟面粉加糖、鸡蛋。馅料开始时使用冬瓜片,现在已经改成白芝麻、糖、肥肉及豆沙等。在外形上,最初的宝斗饼是圆形的,现在做成四方形,因此在烘烤时特别费神,要烘完一面再烘另一面,一共要烘烤6次,使饼的六面都能呈现金黄色。宝斗饼的特点是形状美观、色泽鲜艳、口感松柔、甜糯香醇,具有潮汕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