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惠爱中路(今中山五路)的惠如楼,创立于同治末年即光绪元年(1875年),故招牌样式与别家不同,别家是红底招牌它是黑底金字,此因其创立于同治皇帝死乃国丧期间。
惠如楼创始人陈惠如,以心地善良著称。初以小食店经营时,有一穷苦青年入店偷食点心,陈惠如问知他因贫苦无依而致,遂反赠金钱以济他燃眉之急。这青年后到南洋创业,发达后连续数年寄两百银圆匿名报恩。陈惠如遂买铺创惠如楼,随即因文化味浓郁、水滚茶靓、点心佳而生意大盛。民国初,店中挂有清代名书法家赵之谦之“少长咸集’书法,称为“镇店之宝”,高官欲出高价购买,店主也不肯割爱。
惠如楼经营至当代,名菜有如意香汁鸡、奶皮蚝皇鸽、惠如一品素等,名点有惠如裹蒸皇、笋尖鲜虾饺、玉液叉烧包、玻璃马蹄糕等,脍炙人口。
1987年,惠如楼大装修,从仓库中发现店中一副对联只有上联“惠己惠人素持公道”,下联遍寻不获。该店经理遂生宣传新招,在《粤港信息报》上公开征下联。不久海内外寄来应征下联数百副。经专家评定,获奖下联为“如亲如故长暖客情”,后刻成匾,此古联今对成为佳话。可惜,该店后因建地铁迁址北郊,终至关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