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常吃的是面条,最爱吃的是饺子,离不开的是家常菜。这便是家常菜餐饮文化火遍京城的群众基础。对应这一市场需求,经营家常菜的饭馆便应运而生。您瞧,老北京炸酱面全城有布点;饺子馆随处可见;郭林家常菜东、西、南、北城都有;还有大食堂——就连郊区苹果园也发展了一家名为“仙鹤楼美食城”的家常菜馆,火爆得惊人,无论中午或晚间都得排队,同时能容纳1000人就餐的店都不够就座,简直成了百姓自家的餐厅。
这家菜馆的饺子30多个品种,肉馅大、皮薄,全部手工包制。我特意到后厨查看,肉馅全部用正经的肥、瘦肉绞制,每斤50个,才售10元左右,味道好极了。再看看这家菜馆的菜谱,厨师长胡洁率领来自9个省、市,60多名不同籍贯的青年厨师,汇集了八大菜系,融会贯通,各显其能地创制出了具有“仙鹤楼”特色的菜谱,300多个各地家常菜肴,任顾客挑选。远处的闻名而来,近处的商家、百姓早把这家饭馆当成自家的食堂。该店为了优惠百姓,天天都推出半价菜,比如干炸金枪鱼,用冰鲜金枪鱼一斤多(8条),每例售12元;又如“熘肉段”,每盘净里脊肉6两,售价16元。还有人们常吃的米粉肉,用1斤2两五花肉制成,每盘16元,该店还别出心裁地用笼屉盛装,四周摆了每只2.5钱的12个小馒头,荤素搭配食用,很受食客的欢迎。厨师说,每天店里要用100多斤肉制作米粉肉,还供不应求。还有人人爱吃的“狮子头”,成品每个半斤重,每个2.5元,每人限售1个,晚来的人就吃不上了。尹新民总经理说,该店只有三成毛利。薄利多销是该店的经营方针。
其实,薄利多销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商海之道,也正是京城许多大饭店降低门槛的原因。而近年悄然兴起的各个老字号的家常菜,正是摸准了百姓用餐之脉,才能得以兴盛,构成了京城餐饮文化的新风采。比如,以我国首例专利菜肴“扒猪脸”而闻名的“北京金三元酒家”,也是在东北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常菜;而阿文先生创办的北京阿文上海菜及阿文汤包,把经营理念定为本帮加海派等于便宜,把上海菜作成地道的上海家常菜,且味道精美,价格便宜,其瞄准的仍然是百姓消费。还有,以经营川味为主的蜀王风味酒楼,把川菜原本就倾于百姓化的风格,制作成适合于京城百姓的口味,让川菜服务于京城百姓。上述这些餐馆为什么火,都是基于“好味,不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