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新零售业的冲击,餐饮行业总在试探新的餐饮模式,只是没人敢真正踏出第一步。当其他餐饮品牌还在犹豫之际,汤上工夫创始人罗勇军成了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。他开创的“新零售革命”在业内成为热点话题,汤上工夫这个品牌也得益于罗勇军的果敢,开创了一条独树一帜的新零售之路。
主打快餐品牌的汤上工夫,在创立之初,和同类型的快餐没什么分别,经过6年的奋斗,罗勇军已经是个拥有20多家分店的小老板,但这样的成绩他并不满足,于是,临近“七年之痒”之际,罗勇军大胆开创了“餐饮+零售+互联网” 的模式,这一举动也让他成为餐饮界的“哥伦布”,打破了餐饮界的局限性,也为餐饮+零售的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餐饮+零售模式的开端来源于罗勇军的一次奇思妙想,“如果我们将放在厨房的食材餐厅,让消费者自己来看,相信他们能从中看到我们对于食材的用心之处。”
这时有人反对,“万一有人想买怎么办?”,正是这样简单的对话,彻底打开了罗勇军的思维,他认为,何不将“现场烹饪+零售”这样的模式用到汤上工夫的店内。不仅体现品牌对于食材的自信,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种新的餐饮模式,为餐厅增加新的盈利点。
1、打造年轻的场景塑造
罗勇军在此基础上,运用发散性思维,对汤上工夫的整个品牌进行全新的变革。
在许多消费者看来“廉价”、“土气”的快餐品牌在罗勇军的场景塑造下,将餐厅变成一个原生态的牧场,这一改变,获得了不少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。汤上工夫颠覆了人们对快餐店的固化思维,颠覆原有的门店视觉体系,在空间布局、餐桌、餐具等方面费尽心思,营造简约舒适的用餐氛围。
尤其是位于广州赤岗的第一家店铺,由香港著名的设计师亲自操刀。原店铺室内以传统快餐店铺的形式布局展现,部分位置单一性的安排。设计师向空间不同区域中植入了品牌元素,小心翼翼地支撑起巨大的用餐空间效果。经过艺术加工的墙面则成为了展示“SOUPUP”的品牌元素背景,而长桌区的桌子外形微妙地把元素合二为一。
从红橘色为主的快餐式装修,到年轻时尚的简约风,看似仅仅是外在形象的变化,实际上却是品牌理念的更新。这一改变也让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喜爱有加,汤上工夫的风格正符合如今年轻人青睐的“高级感”。
2、死磕产品的品质
罗勇军深知,新零售模式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的。从食材到销售、从烹饪到出品,一切都呈现在消费者面前,这一份自信,得益于罗勇军对品质的精益求精。
为了达到满意的品质,罗勇军专门派团队深入各个农村地区,寻找全国最原生态的农家食材,并根据要求设置了收购标准,派专人监督养殖户的进程。
与其他类型的快餐不同,汤类对于食材的品质要求极高,稍有疏忽,消费者便能品出其中的差距,这对于汤上工夫是一种考验,更是一种激励。六年来,汤上工夫虽然发展得不是特别快,但也一直稳步向前,在快餐竞争激烈的广州闯出了一片天地,凭的就是越来越好的品质。
3、线上线下结合 打造新型套餐模式
零售板块上,消费者购买的食材以猪肉、鱼和鸡肉为主,其中猪肉作为这段时间的主推产品卖得最好。自新模式上线以来,线上+线下的食材销售订单已经突破1000单,一天最高销售额达3000元。
不同于传统快餐的“四件套”,汤上工夫根据时令,推出相应的“精致简餐”,将沙拉、小吃、甜点等加入到套餐之中,不仅让年轻消费群体有了新的选择,更将健康营养的快餐风潮带入年轻消费群体中。
以“汤”为主打产品的快餐在市面上并不多,汤上工夫就是看到了“汤”的市场潜力,才不断挖掘出了“汤”的潜在内涵。
汤上工夫的这种模式,不仅迎合了消费者对健康卫生的需求,增强体验,同时也把传统而单一的消费场景,变成了可以促进二次消费的新零售场所,轻松实现了“餐饮+新零售+互联网”的商业复式经营。这在中餐界,可谓是行业中的首秀。
声明:本文有花万里提供,公司业务:餐饮品牌定位与文化梳理、品牌形象VI设计、餐厅室内外空间设计与厨房规划、活动营销策划等。
公司官网:www.hwlsj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