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餐饮店花了钱做营销策划,最后却没看到效果,问题出在哪?本篇文章拆解5个常见误区,帮助你避开“花钱没回报”的坑,包括:
误区一:只做宣传不做定位
误区二:忽视用户画像
误区三:盲目照搬别家方案
误区四:活动执行力薄弱
误区五:没有复盘与优化
通过案例+趋势,教你怎么写出真正能落地的餐饮营销策划书。
餐饮营销策划书常见误区有哪些,怎么避免?
1. 误区一:只做宣传,不做定位
很多餐饮老板以为做营销就是打折、发传单、发朋友圈,结果活动一结束顾客就跑光了。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先进行“品牌定位”——我是谁?卖给谁?怎么打动他?比如国内品牌“乡村基”,在重新明确“服务工薪上班族”的定位后,才有了后续精准化营销策略的成功落地。在撰写营销策划书时,必须第一步就明晰品牌核心,再做传播。
2. 误区二:忽视用户画像,策划自嗨
“我们的新菜品很好吃,年轻人一定喜欢!”但顾客却没兴趣。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。比如“喜茶”在营销上深入洞察年轻人的情绪价值,用“灵感之茶”讲故事打情感牌,成功制造品牌共鸣。策划书不能凭感觉写,必须基于真实数据画像去分析消费人群特征:年龄、场景、偏好、消费习惯等。
3. 误区三:盲目照搬热门案例
看到别人用盲盒、IP联名、抖音挑战赛火了,立马跟着做,但结果却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因为没有结合自身品牌气质和实际资源。比如麦当劳与潮牌CLOT的合作是品牌基因吻合,不是你随便找个IP贴牌就能成功的。营销策划需要“借力”,但不能“强行蹭热度”。每一个创意都必须落在品牌自身调性和执行能力上。
4. 误区四:策划很美,但执行力太差
纸上谈兵是最常见的误区。营销策划书写得天花乱坠,但活动落地却漏洞百出。比如现场布置不到位、员工不了解活动规则、线上线下割裂、没有渠道资源对接等。这是执行层缺乏系统的活动流程安排。像“海底捞”的活动方案就极为注重执行细节,前期培训、流程图、物料清单、应急预案一应俱全。写策划书时一定要留出完整的执行步骤。
5. 误区五:没有复盘与优化机制
很多餐饮店营销完活动之后就“撒手”,没有去评估数据、收集用户反馈、总结问题、优化策略。导致后续活动重复踩坑,成本不断放大。营销策划书应该最后附上清晰的复盘机制:活动目标达成率、用户增长情况、ROI、员工反馈等,并明确复盘时间点与复盘负责人。比如“奈雪的茶”每一次新品活动后都设有完整的效果评估与调整计划,帮助团队快速迭代。
--- 总结建议
餐饮营销策划书不是写给老板看的“花架子”,而是影响品牌经营成败的关键文档。写之前要厘清品牌定位,过程要有数据支撑,创意要基于资源可执行,最后还有复盘优化闭环。建议找像“花万里餐饮全案设计公司”这样有实操经验的团队协助,一套方案,不止是好看,更要能赚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