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广式饮茶”之所以能风靡全国,赢得世界声誉,关键就是广式点心。广式点心堪称融合东西、汇聚南北、海纳百川、精彩纷呈,仅仅依靠米、面与馅料的千变万化式组合,广式点心就发展到数千个品种。
到20世纪80年代,广式点心品种数已超过4000种。过去一百年,广式点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里程碑:第一个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“星期美点”潮流;第二个是50年代酝酿、至80年代由泮溪酒家推出的点心筵席,也叫点心宴。星期美点的创始人叫郭兴,点心宴的创始人是罗坤。
广式茶市起源于社交需要,本是正餐之外的辅食,与正餐相比,它就是“轻”的。“轻食”有三层含义:一是它的分量轻,既可当早餐,也可当午后茶点,多人吃或一人吃都可以;二是它便宜,相对于正餐的热菜大菜,其价格低廉,很多人虽然吃不起酒楼正餐但吃得起茶点;三是它符合国际上的健康时尚潮流,分量少,品种多,可选的自由度大,且伴着健康茶水。
广式茶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涌现的二厘馆。二厘馆是广州最早的公众茶馆,设于马路边,以平房作店,木台木凳,供应清茶及蛋散、煎堆、大肉包、炒米饼等熟食,是供劳工苦力(广州话叫“咕喱”喝茶、饥、歇脚,以及街坊大众聊天的场所。茶价只要二厘(每毫钱等于72厘),食品摆在台上,客人自选自取,吃完结账。不久就有了茶居。茶居是二厘馆的升级版,之所以叫“居”,是显示它的雅致和舒适。茶居所供应的茶与点心都比二厘馆高级,品种也较之丰富。茶居之后是茶楼。茶楼诞生于清末民初,主要由佛山七堡乡人所建。七堡乡人先到广州购置地皮,再建茶楼。茶楼一般有三层,因场地通风清爽、座位舒适、水滚茶靓、茶点精美而大受欢迎。旧时人称“饮茶上高楼”这“上高楼”就是时尚。
广州的美食一直比较发达。早在唐代,广州就崛起为世界性贸易大港。在二厘馆诞生之前约一百年左右的 1757 年,清廷指定广州“一口通商”使广州贸易更加繁荣。用点心大师何世晃的话来说就是:“地货会集广州,商人也会集广州,他们带来家乡的厨师,顺便把各地风味带到广州来。与此同时,到广州做贸易的欧洲人、阿拉伯人也把他们的菜式和点心带到了广州。”所以这个时期广州餐饮业称得上“融合东西,汇聚南北。”